第四百九十章:大明王‘介甫’-《大明国舅爷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介石,介于石,不终日,贞吉!草民多谢大人赐名!”

    看到刘孔当写下的‘介石’二子,这个‘介屎’顿时不禁双眼一亮,赶紧躬身向其行了一礼。

    “哈哈哈哈,原以为你只是粗通汉字,没想到居然连这易经‘豫卦’的爻辞都知道,倒是十分难得啊!”

    虽然知道这被称为‘小中华’的地方汉学兴盛,但见一个奴婢出身的年轻人,居然连这易经也能说出一二,倒确实是让刘孔当没想到的。

    “大人谬赞了,草民也只是年少时听父亲讲过几句而已,实在是当不得真……”

    对于刘孔当的夸赞,这位刚刚改名的‘介石’兄赶紧谦逊的摆起手来。

    “既然你通文墨,那本官再给你取个字,就叫‘中正’如何?”

    就在这位‘介石’兄摆手谦逊之时,刘孔当却是又给他取了个‘中正’的字。其出处嘛,自然是‘不终日贞吉,以中正也’!

    只不过这一次,没等这个位新鲜出炉的‘介石’兄开口道谢,一道惊讶中带着戏谑的声音却是突然传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刘大人,你可知道‘凯申’兄是谁?”

    不用说,这道惊讶中带着戏谑的声音主人,除了王冰还有谁?

    “啊?凯申兄?呃,下官见过太子殿下!”

    一头雾水的刘孔当顾不得跟王冰询问这‘凯申兄’是谁,赶紧起身和一众同年跟朱常洛这位太子爷见礼。

    “太……太子殿下?”

    看到刘孔当和一众官员的举动,刚刚更命的‘介石’兄下意识的便跪了下去,深深的把头埋在了地上。

    开玩笑,别说大明太子殿下了,就是从前李昖这个只相当于大明郡王的国王,他一个奴隶也不敢抬头偷看啊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刘大人这名字起得不错!昔日大宋有个‘王介甫’,没想以今日本宫又遇到个‘王介石’,倒还真是一桩千古趣谈啊!”

    看着眼前这个刚刚更名起姓的‘王介石’,朱常洛不禁一脸调侃的望向了刘孔当这个好给人取名的知府老爷来。

    “回太子殿下,臣也只是根据他原本名字的谐音所起而已。倒是此子虽然出身奴仆,但也算得上稍有学识了……”
    第(2/3)页